更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【话说谏官周怡22】廷杖下镇抚司狱

发布时间:2023-08-10 10:42:57 来源:个人图书馆-北麓湖人图书馆

【话说谏官周怡22】

廷杖下镇抚司狱


(资料图)

1

周怡是有温情的一个人。世宗嘉靖二十二年(1543),他任吏科给事中时,饯奠壬寅年(1542)在任上去世的杨秋蓉和葛周塘二位官员棺棂回乡,不禁感慨万分。

他想到范仲淹任地方官时,有个姓孙的属下也是在职上病逝的。当范仲淹闻知孙妻及两个幼儿生活无处着落,想回老家也没有办法,景况凄惨,便拿出自己的俸禄接济他们。在范仲淹的感召下,其他官员也纷纷捐助。后来,范仲淹为她们买了一条船,派了一位干练的老吏护送她们回原籍。范仲淹怕她们在路上会遇到关卡阻碍,便写下《示开津》一诗,交给护送的老吏,当作给水上检查人员的“通行证”。这首诗,就是著名的《示关津》:“一叶轻帆泛巨川,来时暖热去凉天。关津若要知名姓,此是孤儿寡母船。”一条帆船要经过长长的河川,起程在夏季,归家可能会是秋天。途中关卡如果要查问姓名,他们是孤儿寡母啊,请予放船!

杨葛二官逝于任上,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,情形一定是很糟糕的。周怡想到了自己的情况:“余亦以微名去乡,今七年于兹矣,一官风浪”在外为官有七年了,也不知道死去的“杨秋蓉葛周塘二枢”的情况,“慷慨”“甚戚戚”,感觉无力助行,依照范仲淹的做法,做了一个小叙,以便关津的君子能方便通行。

《癸卯(1543)在省垣,饯奠杨秋蓉葛周塘二枢还乡,因书范诗云:「关津若要知名姓,便是孤儿寡母船。」以便途行并小叙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文录卷五)

嗟夫!死生一昼夜也,人之常也。宇内一大家也,人之寓也。常则无欣憾也,寓则无内外也,方其生也。为名为利为道义,不远千里,愿一往也。无恋恋于家,而难于外也。至于殁也,死名死利死道义,则足迹历处皆可归化也,又何戚戚于外而必于家也。

二君岁壬寅(1543),先后一月相继卒于官,不得于名利,不失于道义矣。生同乡也,殁同寓也,今归同舟也。仙魂飘飘,携手同归,姻㜕里党之情,生死无间。二君子尚有余憾乎?

余亦以微名去乡,今七年于兹矣,一官风浪,死所未知于二君子之行,亦付之慷慨,不甚戚戚也。无力助行,谨书哀白一幅,遍于关津诸君子,或有哀之者矣,割鸡酹酒用伸饯奠神,无不之其同遄归。

周怡作这篇小叙的时间,应该是在世宗嘉靖二十二年的六月前。

2

嘉靖壬寅年,周怡从顺德推官提拔到京城省垣吏科,全家也跟着来到了京城。据年谱载;“先是太恭人在署,先生论事,必跽而得请乃可。迨论柄臣,虑母在惊恐,辄中止。是年(癸卯)春,太恭人思归切,因遣室程、子可贵奉侍南还。太恭人临别,方从容请曰:"母归矣。设他日儿获重罪,懼奇祸,母将闻之何?’母曰:"吁!呜呼为此言?居官尽职,所以报朝廷,显父母能教也。若以不职罪,耻之。而果为职应从罪,吾何忧?’太恭人既归。”

俗话说,母子连心,周怡母亲想回太平仙源老家,就是让周怡行事,能放开手脚,有所作为。当然,他们也知晓“伴君如伴虎”的古训,也才有了他们母子临别时的对话。周怡是早有自知自明的,他所处的位置,他的性情,还有他母亲的“强垂训”,直接影响着他所走过的前程道路,这也是他很难改变的。在狱中,他深愧的,是对不起妻子和幼儿,还有他的兄弟。

从他身陷囹圄所作的《怀母弟妻子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六)中,可见他当时复杂的心情:

直道难容古若斯,杀身已受圣明知。独怜滂母强垂训,深愧莱妻早见几。雛燕哀哀须自力,鹡鸰切切竟何如?人间骨肉伤心泪,杳杳苍天何监兹。

古代君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叫“忠孝不能两全”,在不能尽“忠”时,“孝”就大于一切了。周怡在《狱中答张士瞻》时,情绪低落,意志还是坚强的。“上负仁明,无转动之诚。远危老母,切焚割之念,龥天蹖地,待死而已。”但他是饱读圣贤书的,能识大道。他同张士瞻谈到范仲淹的“大受之器”;谈到《周易·大畜》卦中的“大畜”,也就是畜积之大而所涵育“刚健笃实,辉光日新”的德行,那就是人生要有包容天地的胸怀,要有一个永不颓唐的生命意志,踏实做事,厚道做人,诚实面对生活,就能日新其德。他还谈到了魏晋士子的“简傲”风范,而自己是“以恭畏自居”行事的。

《狱中答张士瞻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尺牍卷一)

囚居幽寂,犹危日棘,天祸方殷,我生几何?上负仁明,无转动之诚。远危老母,切焚割之念,龥天蹖地,待死而已。何意良朋远劳分痛,感荷不胜教我之厚,反省深有负矣。见先犹之志,不逊范公大受之器,更祝珎惜。大畜之辞曰:“刚健、笃实、辉光、日新其德。”尚贤止健,皆本于此,是以不家食,吉利涉大川也。望贤者大畜自爱,书中“简傲”二字,极知自抑尚志之意。弟愚心所愿,以恭畏自居,则日见其不足以“简傲”自居,则日见其有余。大畜者,谅不咎言庶用以报厚。二公俱阅手教深服不易,得便中裁答片言,孔艰殊不尽意。

狱中,周怡梦中最思念的,还是他的老母。他引用《诗经·唐风·鸨羽》中的唐风歌谣,用《纪梦四章》写出他对于母亲那深厚的情感。

《纪梦四章「六月十六日,夜梦家中西园门柱联大字,觉后止记得"东家义肝’四字。十七夜梦至家见老母,须臾即告行」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六)

出若迁乔,鸟则飞越。我困株木,终岁无歇。我生不辰,逢天怒呵,我罪则然。其如母老何?苍天苍天,曷其有知?

寘于业棘,重门固之。重门固之,不能止我思。孰为我梦?爱恤我私。

瞬则在燕,息则在奥。登堂见母,母心割割。我肺裂裂,方覯告行。呼天而号,曰我来弥。月瞻彼西北,曰自天际来。则又往矣?母踯躅瞻,徊无间无。戒中心则摧。维仲与叔,恻恻孔怀。

卒其失矣,险枕如兹。心其戚矣,莫知我悲我罪,则宜嗟我母遗懼。苍天苍天,曷其鉴斯?

周怡取得进士,就是以”治诗经“而名列前茅的,对于《诗经》的记忆和理解,可以说是滚瓜烂熟的。他用“困木飞鸟”“重门固之””母老何“和“燕息堂奥”“母踯躅瞻”“我母遗懼”写出了几种心境。《毛诗序》和朱熹《诗集传》对此唐风歌谣注解为:“不得养其父母,而作是诗”。而陈继揆《读诗臆评》的评论更到位:“一呼父母,再呼苍天,愈质愈悲。读之令人酸痛摧肝。”而此时的周怡,才真正切身体会到古诗中那”不得养其父母“的悲叹之声。

3

周怡本欲在嘉靖二十二年(1543)六月二十七日上《劾大臣不和疏》的,“恐不免,往别兵部郎中松溪程公文德,吏科给事中浮峰张公元冲,既以后事讬。”六月二十八日,周怡上《劾大臣不和疏》,疏入,二十九日申时,钦奉圣旨“具实对状”回话。

“七月初一日廷杖四十。比杨爵例监候,下镇抚司狱者。是时肃皇帝怒方殷,京邸绝无亲属,莫为营护者......至是先生又下狱,书夜㭱锁,左右闲卫者,严猛如狼虎,真东坡所云,魂飞汤火,命如鸡者也。危急中,手书数字,带出寄归,安慰太恭人。又赋五言律,示都下同人,明未死。”此诗为:

《癸卯初下狱,内外俱云不可救,强作口号慰之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四)

狂妄愚臣罪,宽仁圣主多。尔宫已若是,生死如之何。大棍谭生杖,幽园安乐窝。平生未易到,到此可虚过。

周怡在镇抚司狱,同杨斛山和刘晴川关在一间屋子里。三人中,惟斛山与周怡的罪更重,他俩皆“以语侵权贵,司官绝其外供,日给囚食。二人义不受,宁饿死。司官阳禁阴缆,于是二人得依于晴川同食。”

周怡被廷杖四十大棒。“臀失肤,至九月强起,左足犹不能展步。”刘晴川作诗安慰他,诗曰:

足伤忧乐正,又复见周郎。古有为丞相,今无问长短。徐行循缩缩,独立仰苍苍。大体如能养,还堪过孔墙。

就这样,他们三人在囚室里,诗和唱对,讨研理学,从嘉靖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,共同度过了五年的时光。

4

在狱中,还是可以通信的。“初,家中闻信猜疑,至见先生字併诗,胞弟少峰公恪,急走京来视。”周怡应该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季弟周恪,写信告诉他的现状。

关于周恪,(嘉庆)《太平县志·宦业》有载:

周恪 字有之,号少峰。与兄怡俱受学于王龙溪。怡以直言予杖系狱。恪远省兄,内忧母,南北奔走无虚岁。怡赠诗有云:“鹡鸰飞已急,鸿雁去还来。”盖纪实也。

嘉靖乙卯(1555),由选拔生举于乡,授遂安令,多惠政,民怀之。邑有瀛山书院,为朱子与詹仪之讲学处,旧址仅存,恪重构之,延龙溪讲学焉。又修丽泽书院以抡,文政教大行。去之日,阖邑请祀于瀛山书院。升应天司理,复调顺德,清声懋著,迁滨州牧。致仕归,置义田以赡族人。初,怡以直显,有避人焚草之意,恪梓其集行世。卒,祀遂安“名宦”。

周怡的二十七卷《讷谿文集》就是周恪收集整理并刊刻而传世的。

《寄二弟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五)

愚臣狂妄欲回天,批逆龙鳞入九渊。灼艾情真都海内,梦连意到即江边。死于道路形同尽,说到人间泪或涟。双㕐多情哀怨切,时来时去好相怜。

《九月寄书季弟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八)

阴雨㝠㝠欲送秋,寒衣授我仆夫犹。南瞻北望心无极,惟有皇穹识病囚。

癸卯九月,周恪来到京城的镇抚司狱探望周怡,他用韵慰之,诗曰:

《知二弟至用韵慰之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四)

岁晚吾长滞,秋深尔远来。鹡鸰飞已急,鸿雁去还哀。伯氏喜犹在,尔怀强自开。可怜风雨夜,须酌解愁杯。

他还用韵作诗谕内、寄勉妻子程氏 :

《用韵谕内三首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八)

淑行鲁闻程毋候,女中豪杰丈夫流。二郎道德开伊洛,慈训分明有助修。贤妻为我报慈恩,早晚温言慰倚门。甘旨日求供孝养,熊丸时和及顽豚。事心事死此心同,肃肃雍雍是妇容。采藻献芹吾与女,百年妇孝与夫忠。

《寄勉妻子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五)

白云深处倚闾门,游子天涯已断魂。葵蒮用输三寸赤,菽羹竟负百年恩。贤妻须学周婺妇,骥子当思李密孙。有泪不烦犹罪废,敢劝爱护北堂萱。

他还用刘晴川训子韵,示他的儿子周可贵:

《用晴翁训子韵示贵儿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八)

蠱终志不事王侯,初蠱须怀幹父愁。幹母之蠱贞不可,刚柔相济德斯修。李密难忘祖母恩,愿将慈孝立吾门。慇懃反哺思乌鸟,一念中孚信及豚。

他还以诗慰和答他的同乡施贡士、他太平仙源老家的发小周子敬:

《泾施贡士笃以诗慰狱中和答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四)

死已系臣罪,宽恩圣主心。微躯忘习坎,终日诵咸临。佳句方吹律,高情足断金。报章虚织女,何以嗣徽音。

《用杜韵寄子敬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六)

阿鼻深居第八门,依依犹恋独龙村。青春四十何妨死,黄土千年终不昏。朔漠已知留锢鬼,南方应有为招魂。他时夜雨闲相忆,莫作龙逄一样论。

但有很多时间,周怡用韵自叹,有感自叹,或“倚墙时到日西斜”,或“对雪观云思赊倦”,在诗句中打发狱中时光:

《用韵自叹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六)

至道弥漫贯古今,幽窗正好整囚襟。毫釐垂缪天机远,一念虗明上帝临。理用事时为复理,心懲失处见真心。存亡操舍皆由我,头绪须从方寸寻。

《有感自叹二首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六)

自觉皇家未可量,须为扩尽到无疆。高明始会心通道,偏曲能令圣作狂。霾雾岂亏天浩浩,风波何损海汪汪。世间万变随消长,方是男儿大眼眶。

自愧迂踈不自量,愿将国统祝无疆。汉庭翻笑贾生哭,沂水还怜点也狂。莫远亲贤歌戚戚,欲消鄙吝见汪汪。平生具有乾坤眼,岂但区区只两眶。

《斜阳闲立》(《周恭节公全集》诗录卷六)

倚墙时到日西斜,对雪观云思赊倦。翮迴翔孤影远空,单□消息百年嗟。青山频入梦千里,白发长违天一涯。莫把风光了归计,且从缧绁结隣家。

癸卯年七月一日,周怡廷杖四十,下到镇抚司狱,生死难料。在狱中,他惦念着家中亲人和好友,虽常有自叹,但他的内心,还是坦然的。因为,他知道生命的意义。

2022年4月9日在黄山西门焦村有成桥上

上一篇:Mysteel解读:7月铜箔供需微增 加工费承压小降
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