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在教育孩子时,我为什么总是不能坚守原则和底线?-当前动态

发布时间:2023-05-22 18:52:32 来源:顶端新闻

文|初雪

明明和孩子一起制订了管理手机的规则,却在实行时做不到;明明说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,却总是多给;明明跟孩子约定好当天完成作业,却写不完……

最近,有家长来找我咨询,问了这些问题,还觉得很苦恼,在孩子面前坚持不住自己的底线和原则,很困惑,不知道该怎么办?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其实,这个问题想要改善,并不是那么简单,还需要先做好自我觉察,了解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模式,甚至还要回归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里,回顾自己被教养的经历。

著名的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把原生家庭分成了九种类型,主要包括:完美主义、过度高压、过度溺爱、过度保护、过度惩罚、忽略、拒绝、性侵、争吵暴力。

咨询问题的家长,之所以在教育孩子时,不能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,可能和过度溺爱孩子,过度保护孩子有关。

过度溺爱孩子,就是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做事,看似民主,其实是为了满足父母自己的心理需求,维护自己在孩子心里的“好爸爸”、“好妈妈”的形象,这其实不是民主,而是对孩子的另一种忽视。

过度保护孩子,则是父母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,由父母包办代替,父母一方面渴望孩子成长,一方面又阻碍孩子成长。

在这种模式中,父母想要凸显自己的价值,却扼杀了孩子的创造能力。“剪断了孩子的翅膀,却还想让孩子飞翔”,说的就是这种父母。

父母和孩子的互动模式中,无论是这两种模式交错进行,还是其中一种,都容易在教育孩子时,让孩子突破自己的底线和原则。

虽然跟孩子制定好了规则,却在执行时,屡屡受挫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,让孩子突破自己的底线和原则,为什么会这样?

因为父母在执行规则时,可能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,有时候嫌麻烦,有时候为了维护自己好父母的形象,甚至是自己的“讨好型人格”作怪,担心如果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,坚持自己的原则,会影响和孩子的关系,因此,不敢去硬起来“手腕”执行规则。

在父母和孩子一次次的心理博弈和“较量”中,孩子屡次试探到父母的底线,并一次次用自己的方式突破底线,达到自己的目的,父母最终以失败而告终;

通过一番较量,父母的底线被孩子一再降低,要么因为父母“心软”,要么因为父母“讨好”等,孩子屡试不爽,最终不再遵守规则;或者因为父母的规则不够稳定,一天一个样,导致孩子直接“蒙圈儿”,不遵守规则。

当了解到这些原因之后,这些父母该如何改善呢?

1.要制定稳定的规则。

父母制定的规则首先要稳定,才便于孩子遵守。

如果朝令夕改,只能让孩子觉得父母说话不算话,定力不足;如果规则只是随着父母的情绪和心情出发,更让孩子难以信服。

有时候,孩子并不是不遵守规则,而是不遵守你定的规则;游戏中的规则非常固定而且不人性化,孩子照样会遵守,因为游戏中的规则是固定的,不会来回变化。

2.要提高心理博弈能力。

要想坚守底线,就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博弈能力。

比如:当孩子作业完不成时,父母不能放任不管,给孩子传递出“作业完成完不成都无所谓”的信息,而是对着孩子的各科作业,一项一项过,完成的打对勾,没有完成的要督促孩子完成,这样也在告诉孩子:完成当天的作业是他必须做的事情,他不要心存侥幸,模棱两可。

同样的,关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,到规定的时间之后,要及时督促孩子上交手机,如果不及时上交,就要按照规则,减少下次玩手机的时间,或者直接没收手机。这样反复几次,孩子就知道了父母的底线,不会再肆意突破了。

3.学会温和而坚定。

现在教育孩子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、直接了,而是既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发展,又要掌握一定的教育智慧和技巧,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对待孩子。

温和而坚定,就是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又能在孩子突破底线时,和孩子平静对话,学会引导孩子,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,而不是直接用情绪化的方法解决问题。

温和而坚定的能力,需要日积月累的修炼,它既关乎到我们的情绪管理能力,又和我们的成长经历有关,还和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分不开。

要想做到温和而坚定,就要做好自我觉察,不断应用所学知识,每天进步一点点,不断熟练。

随着父母的学习不断深入,不断自我成长,孩子也能感觉到父母的变化,同时,父母也在以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:父母对于原则性问题,并不会妥协退让,而是坚持到底,也让孩子能够培养坚定的“自我”。

教育孩子的过程,也是父母不断自我成长,让自己的内在小孩变得越来越成熟的过程,父母在用爱滋养自己的内在小孩,也在用爱滋养着孩子,让孩子能够茁壮成长。

初雪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顶端新闻教育频道签约作者。

上一篇:IDC中国汽车云报告出炉,华为云在中国汽车云市场份额领先

下一篇:最后一页